唐山声乐董老师教学分享:歌唱呼吸的常见问题及改变方法

又到了唐山声乐董老师的声乐教学分享时间,今天唐山声乐董老师跟大家聊的话题仍然是关于歌唱呼吸的常见问题以及改变方法的话题。呼吸是声乐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日常的呼吸训练中很多学生都遇到了各种问题,比如提气、呼吸僵、气用不上、不够用等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我们要先从歌唱呼吸的原理入手,先明白呼吸的逻辑再来探讨呼吸这些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我们来看唐山声乐董老师的分享:

歌唱需要呼吸的支持‚人们讲话也需要呼吸的支持。但生活中的呼吸与歌唱呼吸是有区别的。人在睡觉时‚用不着去想怎样呼吸‚气会很自然地吸进去‚呼出来‚吸和呼没有对抗。但在往远处呼人或情绪激动的大声讲话时‚声音就强‚呼和吸就有了对抗。歌唱时‚无论是低声区、中声区还是高声区;不论是连音、延长音、高低和长短节奏的音‚或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音色的明暗、刚柔等变化;不论是各种形式、风格、唱法的不同(流行的‚民族的‚美声的)或是不同的呼吸方法(胸式‚胸腹式‚横隔膜-膜式等)这些歌唱的变化都要有正确的呼吸支持‚面这种呼吸支持又主要来源于吸气肌肉群的工作。比如:唱流行歌也需要气息支持‚也需要声音集中‚只是不要求喉器下放‚腔体打开‚而是要求通道不受堵塞‚唱得象说话一样自然就可以了;而民歌‚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因而在风格和语言的运用(特别强调声韵学)以及嗓音的运用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而民歌也不强调喉器向下‚只是不堵塞即可。民歌也需要呼吸的支持;中国传统戏曲唱法讲究“丹田气”‚而各种剧种要求的“丹田”部位也不一样‚但唱法都是以深呼吸为动力;美声唱法则要求呼吸更深‚效果也就更圆润、饱满、结实、明亮、宽广、通畅。在一首歌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不同‚要求呼吸对抗的压力不同;唱练声曲时‚用上行级进音阶渐强渐快和唱高音时‚所需要呼吸对抗的压力就大‚而下行音阶相对要求在保持吸气状态的同时‚无须太大的对抗压力‚徐缓下行就行了;练跳音时是急吸急呼‚需吸呼肌肉群共同工作‚使横膈膜弹动‚要求声音轻快、灵活、明亮、集中;练长音的保持时‚也就是拖长声音的叹息‚要求吸气深、对抗压力大的整体歌唱‚产生出圆润、饱满、结实、明亮、宽广、通畅的效果。而感情不同时‚呼吸深浅也不一样。

但不论是抒情甜美的民歌‚还是轻快明亮的花腔华彩乐句‚或气势磅礴的歌剧咏叹调‚都离不开呼吸的支持。要使声音既有生命力‚又有艺术感染力‚也需要强有力的呼吸对抗来支持‚但这个支持必须适度。呼吸对歌唱的支持好比拉琴时琴弦与弓子的关系‚弓子好比呼吸‚琴弦好比声带‚如果弓子用力太大‚琴声就会又沙又粗又涩;如果弓子用力过小‚琴声就会很尖细虚弱而没有力度。只有弓子和琴弦配合适度‚琴声才会优美动听。呼吸强度也要与声带、共鸣腔体各部分保持平衡‚而保持平衡好比走平衡木的运动员和走钢丝的演员‚如果他们的身体重心在腰腹的部位上‚同样用上了横膈膜和腹肌控制呼吸‚他们就能掌握身体各部分的平衡‚反之‚则会摔到地上。保持良好的呼吸支持‚也就掌握了各部分的平衡。

影响正确呼吸的常见毛病及改进方法
一、追求气吸得多

前面谈到歌唱需要强有力的呼吸对抗支持‚面呼吸对抗又来源于深呼吸。歌唱所说的深呼吸‚是每个人必须去寻找的自身最舒服的深呼吸。但是很多人在歌唱时总担心气不够‚追求吸得多‚于是拼命吸气‚以致前胸紧张‚双肩也耸起来了。殊不知这样的结果非但没有吸多少气‚反而把气憋在喉咙和胸腔里‚致使全身都变得僵硬。而这样发出的声音‚既挤又紧‚歌唱者和听众都感觉十分吃力。怕气不足而多吸气的顾虑是多余的‚其实吸气是人的本能‚这好比手风琴的风箱‚拉开风箱气就进去了‚再往里一推气又出去了。这说明气不是吸进去呼出来‚而是被压进去压出来的。这种现象是物理学中气压平衡原理。吸气时发出声音‚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响声‚都说明吸气的通道没有打开。这样的呼吸是浅的。正确的吸气应该是气吸进去后‚把它保持住‚也就是前面讲的吸呼肌肉群非常自如的合作。吸气应该在吸的一刹那有整个身体松一下的感觉。这就意味着把吸气的通道都放松地打开了。吸气的通道是从鼻、口开始‚经气管到肺部(主要是肺下部)‚整个通道保持畅通‚而绝不能有阻力‚吸气不能只用鼻子‚需口鼻一起吸气。吸气时任何一个部位都不能紧张‚否则气就吸不通畅。气吸进去后‚到底要吸多深‚要吸到什么地方才算正确呢?有三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去体会。

第一种方法:身体放松‚很舒服地坐在椅子上‚两腿分开‚两手放在膝盖上吸气‚会感到吸的深度和力量在上腹部和腰围、后背、后腰部位‚这些部位都有膨胀的感觉。这时若发声‚容易感觉到呼吸的支持‚这就是深呼吸的部位。坐着容易感觉到‚站起来时也要同样找到这个感觉‚吸到同样的深度‚要深而不僵‚吸到什么部位就从什么部位产生支持力来歌唱。但有的初学声乐的人‚坐在椅子上也会抬上胸吸气‚而体会不到深呼吸的部位‚这时就叫歌唱者坐在椅子边上背靠椅背‚把双腿伸直并拢‚离地抬起一点发声。此时就会感到腰部周围的扩张‚小腹内收‚上腹、胃突出‚臀部收紧‚大腿用劲‚腹肌和腰肌会感到酸痛‚这样发声更有利于体会到呼吸的支持‚当气息的“对抗”、“支持”真正建立起来后‚身体也就不会感到累了。

第二种方法:身体站立‚上胸双肩放松‚两脚略分开站稳‚身体前倾弯腰‚两手轻轻放在后腰处(脊柱两边)‚这时吸入气息‚会很明显地感觉到气吸到了腰的周围‚感觉到后背后腰的膨胀‚然后保持吸气状态呼气发声‚就容易感觉到声音通畅并随气息在流动。特别是在唱高音时‚后腰的支持力更明显‚这也就是吸呼肌群对抗所产生的压力。这个压力的大小可以根据所唱的音高、力度、速度、元音和旋律的变化、句子的特征来决定。而这个压力又好似一根气柱‚或称“声束”‚当音越往高走时‚越感到气柱在加长‚密度也更高。

第三种方法:歌唱者(特别是吸气提上胸的初学者)靠墙站立‚枕骨、背部、臀部、双脚跟贴着墙‚双手侧平举靠墙‚这时吸气胸不会上抬‚气也就会自然地吸在上腹部和两肋。发声时‚会感到小腹自然内收‚微微上提‚两肋、腰部也自然向外扩张。气不是越吸得多越好‚吸多了反而僵‚吸少了又不够用。歌唱者在唱一个乐句之前‚脑子里就是感觉到应该吸多少气‚呼吸对抗压力有多大才适度。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歌唱者体会如何深吸气。

唐山声乐董老师之前跟大家分享了很多关于掌握歌唱呼吸的方式方法,但总结为一点就是:舒适。我们在睡觉平躺时的呼吸就可以形容为舒适,只有舒适了,呼吸肌肉群没有紧张感才容易让呼气肌肉群能动性的工作。这样才能轻松的把气吸到该有的部位和状态。那么呼吸的训练是需要我们融入生活的体会,在不断的协调体会中获得歌唱呼吸的经验,最终获得反映迅速、自然、舒适易于把控的气息能力。


   
文章版权归唐山声乐网所有
唐山声乐培训-唐山声乐艺考培训 » 唐山声乐董老师教学分享:歌唱呼吸的常见问题及改变方法

发表回复

艺考培训班火热招生中

马上报名-18733552455